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也是東漢末年意難平的角色之一。
其少時便好學,初為郡吏,極為講義氣。
因為郡守與州刺史之間有矛盾,便受郡守之命毀壞公章,犯下大罪,遠遁遼東避禍。
後因北海相孔融知其名,召其還鄉,又因青州黃巾軍為患,故而孤身北上求援劉備。
由此讓劉備得以知名當世,走上爭霸之路。
而這途中,二人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劉備本欲招太史慈以為己用,奈何太史慈已經受了劉繇徵召,不得已而去之。
自那以後,劉備便深以為憾,朝思暮想。
因是之前在下邳之時,秦瑱為了引出趙雲,讓劉備又想起了太史慈這一員猛將。
可惜彼時他們遠在沛國,隨着劉繇兵敗,太史慈不知去向,故而劉備雖然想得到太史慈,卻也無從找起。
不過秦瑱卻將其放在心上,準備幫老劉招攬此人。
因為在演義之中,太史慈在神亭被孫策擒獲,隨之就成了孫策麾下大將。
可實際狀況卻是太史慈神亭與孫策大戰一場,便返回了劉繇麾下。
其後劉繇敗奔豫章,太史慈無奈遁走於蕪湖,逃入山中,自稱丹陽太守。
直到公元198年,孫策徹底平定丹陽之時,太史慈困守涇縣,兵敗被擒,方才投降。
也就是說在他們現在這個時間點,太史慈多半還在丹陽郡的某處山中。
於是在抵達淮南之後,秦瑱就讓負責情報的簡雍,派人南下打探太史慈的蹤跡。
不想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被簡雍找到太史慈所在之處。
故而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他便急忙來到劉備府中。
行入府內,便見劉備和簡雍正坐在一處,似乎在商議。
見得此狀,他便行入府內,邊走邊笑道:
「吾聞憲和已經尋到了劉繇舊部太史慈蹤跡,不知是否屬實?」
他一說話,劉備和簡雍自是抬起頭來。
見是秦瑱,劉備便是一臉欣喜道:
「此事自是屬實,憲和已經發現子義蹤跡!」
「吾知此事為軍師安排,故招軍師前來商議!」
見得劉備如此模樣,秦瑱自是一笑,自顧自行到座上看向了簡雍道:
「不知那太史子義現在何處?」
簡雍見狀,自是撫須一笑道:
「說起此事,可是把我一陣好找啊!」
「之前剛入壽春,軍師便要在下去尋太史子義蹤跡,我自派人南下,經蕪湖沿路尋之。」
「奈何那劉正禮乃是去年兵敗,其人倒是好尋,獨這太史子義無處尋去。」
「無奈在下只能先探知南方諸事,方知劉繇兵敗之後,便南下豫章,後又屯兵彭澤,派笮融攻南昌。」
「後笮融反叛,被劉繇擊破,至此劉繇便留在了豫章。」
「在下思慮劉繇不用太史慈,慈必不忿,定不相隨。」
「而此人功勞甚大,威望必高,便尋了丹陽人問之,方知這太史慈在蕪湖之時,便已經離了劉繇麾下。」
「其後此人先至春谷,後下宛陵,見宛陵難破,便遁入了涇縣西南群山之中。」
「這一年間,他於山中自稱丹陽太守,招兵買馬,多為山越人所附。」
「我軍細作聞言,便前去探查,果見牛骨嶺上駐有一寨,常有兵馬出入,多半太史慈屯駐於此!」
聽着簡雍之言,秦瑱便是暗暗點頭。
心道和自己所了解得信息差別不大。
只不過他沒想到,太史慈竟然一離開蕪湖便獨立出了劉繇麾下,可見其早已對劉繇死心!
思慮之間,他自是看着簡雍問道:
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