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下午,清州市,清州古城保護區,國家4a級古城旅遊景區,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正獨自在古街巷裏閒逛。
已是深秋時節,相比於上月國慶期間遊客爆滿的景象,眼下的古城顯得格外冷清,雖然也有三三兩兩的遊客,但大都是本地市民,外地客已十分少見了。
這個年輕人名叫王浩,去年從一線城市名牌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隻身來到清州大學做老師。
清州是江南的一座三線城市,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清州大學是本地最高學府,原本叫清州學院,其中文系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學界頗有盛名,原因是有位清州籍的文學泰斗晚年因思鄉心切,主動申請從國內頂尖學府調回清州學院任教,使得清州學院中文系的實力和知名度大漲。進入新世紀後,清州市政府提出「科教興城」戰略,在城市西南郊規劃了十平方公里的大學城,斥巨資將清州學院整體搬遷過去,並將學院更名為大學,令人耳目一新,清州人由此對清州大學寄予厚望。不過,這些年清州大學雖有一定的發展,在國內也小有名氣,但畢竟地處三線城市,整體實力實屬一般,在各類高校排行榜上通常都是百名開外。
王浩找工作時,不像其他同學削尖了腦袋留在大城市,他出身於中原山區的偏遠農村,從小就對江南有無限憧憬,因此只想尋一座江南小城過神仙日子。清州大學將他作為人才計劃引進回來,既給了副教授的職稱,又給了一筆不菲的安家費,讓他一下子「闊」起來,他打心底里十分滿意。
清州古城位於城市東部,始建於春秋時期,自古便是人文薈萃、富庶之鄉,其中又以唐代最為鼎盛。可惜歷史上清州戰火不斷,古城命運多舛,如今保留下來的只有兩平方公里規模。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據說裏面還破破爛爛、目不忍睹。到了九十年代,清州市政府提出大力發展旅遊業,並意識到古城是寶貴的旅遊資源,於是花大力氣進行保護和修繕。進入新世紀後,古城逐漸小有名氣,外地遊客也慢慢多了起來。到了近些年,隨着古裝劇的熱播,幾乎每個黃金周古城裏都會遊客爆滿,其中不乏老外的身影,清州人便自豪的以「旅遊名城」自居起來。
這已不是王浩第一次逛古城了,去年一入職他就和同事慕名造訪過,那次遊覽令他印象深刻、驚嘆不已,有種瞬間穿越到古代的錯覺。此後他常常周末獨自過來閒逛,今年上半年還玩過兩次。這次再逛,已然覺得沒有新意了,除了一縱一橫兩條寬些的街道——沿街擠滿了各種商鋪——其餘就是狹窄的小巷和連片的古建築群。這些古建築有明顯修繕的痕跡,且大部分被閒置,少部分被開發成民宿和餐飲,還有的裏面竟住着居民。商鋪中除了幾家賣清州本地工藝品和小吃外,其餘所售賣的商品與其他旅遊景區並無二致。
王浩正意興闌珊之際,忽見前方一棟古建築的門檐上掛着一塊牌匾,上面用隸書寫着「清州古城博物館」。他頓時想起來這個博物館正是國慶前開館的,清州日報隆重報道過,當時是市長親自揭的牌。報道說裏面有個鎮館之寶,是國家一級文物,王浩記得好像是枚清州刺史的官印,據權威專家考證,此印屬於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時期。報道還說,這文物得來的十分偶然,是數年前實施清陽湖清淤工程時,工人們從湖底清挖淤泥時發現的。
王浩頓時來了興趣,大步走進博物館。博物館並不大,「回」字形的參觀通道,前面是用電子大屏介紹古城的歷史沿革、風土人情、歷代治理清州的知名官員及其事跡等。其中着重提到唐代一位著名詩人兼官員被貶清州時,興辦鐵礦、推廣茶業,使得府庫充盈、百姓富庶,並留有詩作十餘篇,讚美清陽山和清陽湖山水秀麗、魚肥蝦美,成為清州史上的佳話。
到了博物館中心,只見偌大的展廳空空蕩蕩,只有正中立着一個一人多高的玻璃展櫃,櫃內燈光璀璨,照着正下方一枚斑駁的黑色官印。此印四四方方,銅質、鼻鈕結構,上面用篆體刻着「清州刺史印」五個猩紅的繁體大字。展廳內光線昏暗,唯有玻璃展櫃裏晶瑩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