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上,還存在不少缺陷。
全流量的意思就是每一滴燃料都會在燃燒室或預燃室里得到充分的燃燒,分級的意思是每一滴燃料都會燃燒兩次或更多次。
如此一來,對基於化學原理的火箭發動機而言,這種效果就是燃料最理想的使用方式,全流量分級燃燒架構也就成了化學火箭發動機的終極構架。
想法非常完美,但是,它存在非常大的問題。
全流量補燃發動機因為燃燒效率高,所以燃燒室溫度也很高,大概能達到3400度,然後這麼高溫度又遇見幾百個大氣壓(大概35Mpa)的室壓,這導致其對發動機燃燒室壁的冷卻性能和材料強度要求上升,若不能滿足要求,發動機安全性將會很低,不適合復用,只適合一次性。
也就是說,如果沐陽不能解決耐高溫材料問題和高強度材料解決高溫高壓問題,就必須拋棄這個火箭發動機構架。
所以說,高科技非常依賴材料!
就算有技術,但基礎沒打好,後續的高科技根本沒法發展起來。轉回話題,
剛才所說的火箭發動機猛禽和獵鷹9號,它們所採用的燃料都是液態甲烷,而不是氫氣!
為什麼?
為什麼那些傳統火箭可以採用氫氣,它們反而不行?
火箭發動機猛禽和獵鷹9號的發動機與傳統火箭結構發動機完全不一樣。使用氫氣當然比液態甲烷好。
但是,燃燒值高,也就代表着對發動機燃燒室材料的要求更高,而且氫氣更容易爆,要求燃燒室強度非常高,室壓可能不止33Mpa。
我們家用的自來水水龍頭水壓一般在0.3Mpa—0.7Mpa,所以對管道要求不高,採用一般的塑料管或普通20碳鋼管,壁厚小。
對比一下,就知道大於30Mpa是啥概念了。
當然,別說是30Mpa,就算是70Mpa的管道壓力,人類也能解決,就是要求合金材料,壁厚要足夠,像鑽石油的鑽井泵管道,就能承受這個壓力。
但又要求耐三千攝氏度以上的高溫,還有幾十Mpa高壓,還要求重複利用,目前來說,人類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特別難!極難!
能做出來,就是材料上的革新。
找不到這種材料,一般是採用高強度鋼+耐高溫塗層材料。
但就算研製出來這種塗層材料,沒有金屬3D增材設備製造發動機燃燒室並堆焊,採用常規噴塗,根本做不出來。
馬絲克的SpeX公司找不到這種既耐高溫又高強度的材料或者耐高溫塗層材料,也沒有高端金屬3D增材設備製造燃燒室,所以他們只能採用燃燒值更低一些的煤氣作為燃料。
而對沐陽來說,他既然設計了這種全流量分級燃燒發動機,燃料還選擇了氫氣,就有這個把握。
他在設計航空發動機時,研製出一種更耐高溫的塗層材料,當然,並不是星海集團的EBC塗層材料。
如果沐陽的火箭發動機能夠研製出來,就具備非常誇張的推力比。
這樣一來,同樣的運載載荷重量(衛星重量),那就不需要那麼多的燃料,不需要那麼大的火箭。
或者說,同樣的火
箭,可以運載更重的載荷重量。
火箭的發動機與航空發動機不一樣,準確來說,它屬於「推進器」,推重比非常誇張,獵鷹9號火箭的發動機推重比可以達到160:1,甚至超過200:1,兩三噸的發動機,推力達到五六百噸,這才能垂直推起五百多噸的火箭,隨着燃料越來越少,火箭重量越來越小,加速度越來越大,速度增比越來越大。
沐陽設計的火箭發動機,他命名為「星火1號」。
星火1號理論推重比可不止500:1,有可能達到更加誇張的800:1,甚至1000:1。原本獵鷹9號要求500噸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