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成都。
平西王府邸內,孫可望等人匆匆而來,看見剛從床榻起身的吳三桂,不禁道:「大王,清使走了呢?」
吳三桂露出得意的微笑道:「被本王打發了。」
自從,滿清分裂為東西兩個政權之後,佔據川蜀和漢中的吳三桂,就基本不怎麼聽從滿清的政令了。
這到不是說,吳三桂生了反心,就是像當初為明朝鎮守遼東時一樣,沒有好處,不想拼命了。
現在,吳三桂就想守着,這天府之地,世鎮下去。
為了控制川蜀,早在數月前,孫可望就建議吳三桂,封閉入川道路。
吳三桂採納其言,命侄子吳應期,率軍把守住散關,還有關中連接漢中的通道。
西清政權發往漢中和川蜀的文書和政令,都必須先經過吳三桂,無法直接送達各州縣。
孫可望便藉此,控制了漢中和川蜀的滿清官員,關寧集團,如今已經等同於一個獨立王國。
眾多關寧將領,聽說見西清使者打發,都鬆了口氣。
他們聽說,滿清要抽調關寧軍,編成八旗,便都急匆匆趕來。
要是以前,抬旗是擠破頭的好事,如今旗兵待遇,反而不及關寧軍,抬旗不僅沒好處,還要給滿清賣命,大家不少啥子,自然都不願意。
吳國柱呼出一口氣道:「大王英明!朝廷這次沒安什麼好心!」
孫可望趁機道:「大王,清使忽然召見大王入京,必定有所圖謀。如今大王佔據川蜀,據有漢中之地,實力不弱於朝廷,必為朝廷所懼。我等與滿人,畢竟不是一族,大王還需早做決斷啊!」
孫可望被何騰蛟坑害,兵敗被俘後,投降了吳三桂,然而他並不甘於寂寞,野心並沒有消減。
事實上,孫可望對於自己的失敗,非常不甘心,他本是一國之主,有資格逐鹿天下,現在卻給吳三桂提鞋,心裏落差太大,令他痛苦無比。
不過,孫可望並未就此消沉,他的野心,一點沒有減少,反而成倍增長。
這一是因為他要報仇,二則是因為,如今天下時局。
在孫可望看來,如今天下,北方東西兩清相爭,南方明朝也打成一團,簡直是建立一番大業的天賜良機。
若他還是西川之主,他必定抓住時機,建立萬事基業。
可惜,他現在不是,而吳三桂這個憨批,又胸無大志,一點也不着急。
此時,他憑藉幫助吳三桂,佔據川蜀,招降大批西軍將領,還有原西川國官員的功績,已然躋身於吳三桂集團的二號人物。
如今四川和漢中的政事,基本都是孫可望在處理,而他處理內政的能力十分出眾,也讓吳三桂對他十分倚重。
在招降大批西軍將領和西國官員後,孫可望實力大增,不過他並沒脫離吳三桂,而是選擇留在了關寧軍中。
這是因為孫可望身邊雖然聚集了不少人,但是實力已經無法和當初相比,且西川國殘餘勢力,已經跟隨李定國去了雲貴,而孫可望與李定國之間,其實矛盾重重。
他既然投清,回去也做不成西川之主,再者,便是吳三桂如今佔據川蜀,加上關寧軍戰力強勁,孫可望以為大有可為。
現在孫可望想要脫離吳三桂,肯定與陷入與吳三桂的戰爭中,而他自認為打不贏吳三桂,而即便打贏了吳三桂,北方和南方估計雌雄已分,他也沒有機會了。
眼下,吳三桂已經統一川蜀,佔據漢中,唯有藉助他的力量,才有資格逐鹿天下,否則重頭再來,黃瓜菜都涼了。
因此孫可望暫時接受屈居吳三桂之下的事實,不過他不甘寂寞,顯然不滿意自己如今的位置,便一直唆使吳三桂自立,逐鹿天下。
吳三桂能力是有,實力也很強大,不過他這個人,其實並沒有孫可望那麼大的野心。
「此事再說吧!不要傳入朝廷耳中。」吳三桂擺了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