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太上皇

    趙銘在接受吳三桂稱藩後,天下局勢立時改變。

    在明面上,東清已經徹底孤立,處於明朝的三面包圍之中,明朝收復北京的時機已經出現。

    如今,東清東北方,有明將謝遷,兵臨錦州一線。

    東面,則是渤海和黃海。

    南面,有明軍眾兵,駐紮於淮江南岸。

    西面,周國已經向明朝稱臣。

    北面,蒙古部落已經不再聽從東清的號令,甚至不時南下襲擾。

    如此看來,東清在戰略上,已經處於絕境。

    ……

    永曆二年,明朝內部穩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年底時,戶部清算,國庫尚有餘錢一千萬銀元,震驚朝野。

    此外,在戰亂結束後,楚贛大稔,收穫的糧食,足夠大明百姓吃上一年。

    為了防止糧價下跌,同時也為了防備災年。

    明朝在各地建立糧倉,收購糧食,進行儲備,倉庫存糧足夠應對一場大戰,還有饑荒。

    明朝內部諸多藩鎮,經過一年半的休養生息,大多存了不少家底,坐鎮武昌重鎮的朱琳源,長沙的朱聿鍔,都成了闊佬。

    武昌地處漢江與長江交匯處,此前因為湖廣和江南的糧食、鹽貿易,就十分富足。

    如今關中安寧後,秦商大舉前往江南採購棉布和茶葉,他們自龍駒寨出發,入漢江抵達武昌,而後東下江南。

    武昌便成了秦商貿易的中轉站,朱琳源就是只收碼頭和倉庫的租金,每年也會賺得盆滿缽滿。

    長沙乃湖廣南部重鎮,而湖廣一地物產豐富,魚米之鄉。

    朱聿鍔於此發展農業,種植水稻,也存了不少家底。


    各藩鎮手裏一有錢,難免就不太安分,喜歡折騰。

    因此,趁着吳三桂出兵漠西,征討東清,對於趙銘而言,便是勢在必行。

    朝廷有錢、有糧、有兵,且周國稱臣後,朝野上下民心士氣極旺,大軍確實可以動一動,總不能讓建奴一直佔着北京。

    其次,國內藩鎮經過將近兩年的修養,日漸富裕,而藩鎮一富裕,就容易惹事。

    所以,征討東清,不僅是收復北京,完成中興大業,也是趁機消耗國內藩鎮的實力。

    永曆二年,十一月底。

    大明攝政王,傳檄各藩鎮,以阿濟格不願臣服大明,退出北京為由,召集九大藩鎮與朝廷一到進軍,發動北伐。

    詔令傳到各藩,朱琳源、金聲桓等鎮紛紛響應,就連李定國也表示出兵。

    如今朝廷手握五十萬精兵,加之攝政王剛降服周國,令吳三桂稱臣,正是威勢沖天之際,各鎮誰敢不從,趙銘便有理由廢藩。

    十一月傳旨,十二月,便陸續有各藩兵馬,趕來揚州。

    在明軍大軍雲集之際,孫可望卻向趙銘告辭,離開揚州,返回關中。

    這時,孫可望已經知道明朝看穿了周國稱臣的目的,同時也知道,明軍將趁着周軍與漠西蒙古決戰的機會,進行北伐,掃滅東清。

    這讓孫可望十分氣憤,同時也很焦急。

    那阿濟格真是愚蠢至極,就是一固執的莽夫,智慧根本無法與多爾袞相比。

    周國早就派使者,告知了阿濟格,如今周國面臨漠西蒙古的威脅,自身難保,希望阿濟格保存實力,向明朝示弱,以拖延時間。

    等到,周國擊敗莫西蒙古,屆時以周清之力,還能與明朝三足鼎立。

    可是阿濟格不知道哪裏來的驕傲,就是不肯向趙銘服軟,惹得趙銘要發大軍進攻。

    如果明軍現在進攻東清,周國根本沒有能力支援東清。

    屆時,阿濟格覆滅,周國稱藩之事,怕只能假戲真做,真從了趙銘。

    孫可望看見明朝大軍,向揚州集結,心中不禁嘆了口氣。

    「丞相,沒事



  
相關:  盛世嫡女,逆天二小姐  魂穿成了把劍,我的女俠在哪裡!  崇禎十七年秋  武布中華  猛帥  登基吧!大王!  南明大丈夫    大月謠  穿越星際妻榮夫貴  深淵歸途  蘭若仙緣  盛世嬌寵:廢柴嫡女要翻天  
同類最熱
搜"扶明"
360搜"扶明"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