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完了救援措施和籌備後,需要確定誰去執行,代表朝廷去指揮現場。
這次去華陰縣,普通官員去了難有作為,除了革職查辦貪官污吏之外,還有救濟災民,安撫百姓,修理河工,提防瘟疫發生等要事,
「百里澤國,數萬災民,關係到關隴地區東大門的穩定,朝廷的威嚴法度,對待百姓的仁心,所以,此次辦理賑災,必須用可靠之人,官職也不能低了,你們看,誰適合去?尚書也好,侍郎也罷,至少三品以上京官,懂斷案,會治民,能夠代表朝廷中樞政要,顯得重視此事件。」羅昭雲提出一些要求,對於這次派選官員很重視,有諸多要求。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相互看了看,似乎在詢問對方有什麼人選。
此時,杜如晦打破沉默,拱手道:「臣想保舉一人,可勝任此賑災職務。」
羅昭雲看了他一眼,問道:「什麼人?」
「吏部,考功司員外郎馬周。」杜如晦忽然開口提到了這個人。
馬周本是寒門子弟,少年好學,李唐時期到了大興城,寄住在朋友常何家中,被李唐啟用,但是官職並不大。
羅昭雲讀過一些隋唐史書,自然記着此人,所以攻克長安後,也破格提拔了,做了吏部考功司員外郎,負責參掌文武磨勘考課,就是負責收錄和整理文武百官年底考核業績,有點像後世的人力資源部門,組織人事部之類的。
此時被長杜如晦提出來,羅昭雲倒是眼神一亮,馬周的確是一個不錯人選,寒門出身,性格剛正,一定會秉公處理。
「朕對馬周印象不錯,憑能力和品行,倒是能夠勝任此差遣,不過,他的身份和官品不夠,要去革職查辦一個郡守,還是有些問題。朕就封馬周一個欽差大臣,手持聖旨赦書,到地方去差遣,代表朝廷和朕,有生殺奪予之權,便宜行事,查辦貪官污吏,修築河堤,賑濟災民,穩定馮翊郡的局勢!」
眾人所以沒有聽過「欽差大臣」的名詞,覺得有些新鮮,但是由陛下口裏說出的新鮮詞太多了,所以大家都見怪不怪,有點司空見慣了。
似乎每次的新鮮詞,看似靈機一動,卻總能恰到好處,符合一個特定的場景和用處,猶如神來之筆一般。
諸位大臣咀嚼了欽差大臣四個字,不難理解,這是陛下欽點差遣,代表朝廷,權力增大,外出公幹,自然能夠名正言順了。
「臣等沒有異議!」眾人多少都知曉馬周為人,雖然出身寒門,但是能力突出,精通文史,是個實幹的年輕官員,剛三十出頭,正是外放磨鍊的好時機。
「那就用馬周了。」羅昭雲決定啟用馬周,這是一個好機會,如果馬周將賑濟災民、修理河工的災事處理妥當,那麼回來之後,便可以提拔使用,由從五品官,升到正四品,做個侍郎沒問題了。
商議完賑濟災民,解救黃河水災的事後,羅昭雲的心思也能安穩一些,只等明日朝會,由御史台先奏出問題來,然後各種凋令、赦書一道道吩咐下去。
羅昭雲讓黃門侍郎蕭瑀按照他的意思,潤筆之後,再交給他過目,沒有問題後,加蓋玉璽,準備朝會上使用,分給門下省加印和六部試行。
「眾卿,爾等皆是國之棟樑,朕的左膀右臂,還有一件事,關於地方郡州縣改制問題,朕已深思熟慮許久,覺得目前郡太多,過於分散,使得朝廷政令,不能有效傳達,郡州之間,跨度不大,許多重合的治區,所以,打算合併一些郡,取消這個稱呼,建立行省制。」
「行省制?」
這些大臣又有些發懵,這陛下的新詞,還真是層出不窮啊!
房玄齡看來看長孫無忌,又看了看魏徵,都是面帶苦笑,顯然都沒有提前得到消息,還真是陛下一個人思考出來的。
現在他們都有些麻木了,都說術業有專攻,縱觀當今陛下羅昭雲的成長史,似乎多是戎馬生涯,帶兵廝殺作戰比較多,嚴格來說,是一個武將出身,馬背上得天下,按理說,應該對文史和治國,有所短板才對。
第989章 任用欽差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