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州北面是大巴山余脈,南面是水流湍急的長江,西面是狹窄的三峽,只有東南方向,地勢還算平坦。
整個夷陵地區的地形,就像是一個漏斗一樣,而夷陵城則正好就坐落在漏斗細端的出口處,所以得夷陵,便控扼了四川與湖廣相連的要道。
楊文岳建議何騰蛟先攻夷陵,明軍就等於捏住了孫可望的卵子一樣,孫可望的一切舉動,根本目的都離不開解救夷陵,讓明軍鬆開他的卵子。
因為他不救夷陵,荊州與四川的聯繫就斷了。
如果沒有四川張獻忠的支持,孫可望就算鬧得再歡,就算在東線連勝幾陣,最後也必然是曇花一現,避免不了失敗的命運。
楊文岳對於這一點看得十分透徹,所以他對於東線,張先壁的失敗,並不太擔心。
就算往壞的方向去想,讓孫可望擊敗了張先壁,讓他衝到岳州,衝到武昌城下,他這邊拿下夷陵,然後掉過頭來,同左良玉夾擊,孫可望還是免不了一死。
正因為這一點,當何騰蛟收到張先壁的求援信,欲去救援時,便被楊文岳攔了下來。
楊文岳把這番道理說了一遍,不過何騰蛟對楊文岳的策略已經有了懷疑,孫可望並未來夷陵,而是向東挺進,讓他有點擔心岳州,所以堅持要發兵。
楊文岳考慮到東線人馬確實比較空虛,見又勸不住何騰蛟,最終同意了發兵,不過卻建議何騰蛟只發一萬人,詐稱三萬眾向東增援張先壁,剩下明軍兩萬人依舊埋伏半道,按着原定計劃,伏擊趕來救援的西軍。
這時在夷陵東南,虎牙山與玉泉山之間的谷地兩側,大批的明軍影藏在樹林之中。
在一個四根木棍,撐起的簡易帳篷內,明軍眾多將領聚集在一起,商議着軍情。
楊文岳指着地圖,「何督憲,虎牙山之東,地勢平坦開闊,我軍人馬不過西賊兩倍,若設伏於此,必然無法在曠野上將西賊完全殲滅。現在我軍埋伏於虎牙山之東,再令黃總兵埋伏於虎牙山之西,一旦西賊進入虎牙山與玉泉山之見的區域,我大軍便可兩頭一堵,滅了西賊援兵。等繳獲西賊軍旗,俘虜西賊一部後,便可詐稱援兵,乘勢進佔夷陵州。如此荊州的西賊,便是瓮中之鱉了!」
眾多明軍將領聽後,不禁紛紛點頭,楊撫院不愧是中州剿過闖賊的人,對付西賊也是一套套地。
一旁何騰蛟臉上卻有些糾結,「要是孫賊不來呢?」
楊文岳見何騰蛟還這麼問,險些憋出內傷,他身子不禁搖晃了幾下,差點就栽倒了。
他一陣沉默,半響後一手捂臉,用力的抹下來,使得自己露出一個相對不那麼無語的表情。
楊文岳正準備再給何騰蛟分析一遍,孫可望必救夷陵的道理,一名千戶官卻急匆匆的過來,單膝稟報,「啟稟督憲、撫院,發現孫賊蹤跡了。」
何騰蛟聞語,瞬間騰起,「孫賊來呢?」
「督憲,孫賊距此二十里!」
何騰蛟一掃糾結之態,不禁環視眾將一眼,意氣風發的道:「眾將士,如何啊?」
眾將微微一愣,遂即反應過來,不少人立時拍馬道:「督憲決策英明啊!」
這話也沒錯,楊文岳建議,最終拍板的還是何騰蛟。
孫可望調虎離山、聲東擊西,一頓操縱猛如虎,然後又繞了一大段路,來到了虎牙山東北方向二十里。
近三萬西軍將士,偷偷摸摸的往夷陵州方向挺進,準備來個突然襲擊,裏應外合之下,大敗攻擊夷陵的明軍。
孫可望的強項在於內政,打仗其實馬馬虎虎,不過他自己顯然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歷史上,李定國兩闕名王,聲威大振之後,孫可望便小心眼的擠走李定國,非要自己指揮湖南戰場,結果在寶慶被清軍殺敗,葬送了湖南的大好局面。
此後,他又內心膨脹,挑起內訌,欲同李定國一戰,結果十多萬大軍,李定國人都沒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