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間,關外氣候適宜,草木飛長,原本荒廢的田地中,長了不少春小麥,還有些豆苗。
一般而言,長城可以視作中國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但也並不是那麼絕對。
東北地區土地肥沃,曾經也出現過以農耕為主,漁獵畜牧為輔的農耕文明渤海國,他們甚至種植過水稻,但後來天氣變化,水稻種植又退到朝鮮半島,而渤海國也根基動搖,被契丹滅國。
此時,東北的氣候,正處於比較寒冷的時期,冬季很長,沒有水稻種植的技術,也沒有引進抗寒的水稻品種,甚至連冬小麥也種不活,只能種植比較難吃的春小麥。
當然,關外生存條件惡劣,能填飽肚子就行,也沒什麼人在意,麥子好不好吃。
這時田地間有不少人在勞作,一隊藍甲兵卻從東面疾馳而來,奔向遠處的盛京城。
豪格一路奔馳,來到濟爾哈朗的府邸前翻身下馬,便領着一群心腹進入王府。
濟爾哈朗站在門外迎接,見豪格進來,點頭道:「來了!」
「收到昂邦阿瑪的招呼,本王立刻便從東京(漢城)趕過來!」豪格將馬鞭丟給屬下,又將頭盔取下來,露出發青的頭皮。
「到裏面說吧!」濟爾哈朗一側身,讓豪格去他的書房。
當下,兩人走進書房落座,將領們則留在外面,宮女上了茶水,濟爾哈朗便一揮手,讓她們退下,遂即身子傾向豪格說道:「朝廷那邊又派人過來,皇后也派人過來說和,本王招你過來,就是想問問你的意見。」
豪格微微皺眉,放下茶杯,「朝廷那邊怎麼說?」
「還能怎麼說?」濟爾哈朗道:「還是老說詞,唇亡齒寒,只有兩家一體,才能對抗西魏。」
「多爾袞把家底都敗光了,這個時候又想起我們呢?」豪格十分不快:「多爾袞給我們什麼條件,莫非他以為他想和,本王就要和?」
濟爾哈朗道:「多爾袞的意思是,許諾三王共同理政,你我再加上他,共同攝政,決斷大清國事。」
豪格臉上一喜,但遂即又露出不信的神情,「若是如此,那多爾袞不是等於將大權拱手相讓,這可能嗎?」
三王共同理政,可是豪格與濟爾哈朗穿一條褲子,那多爾滾便只有被壓制的份,而以多爾袞的性格,豪格對這個條件十分的懷疑。
畢竟不管怎麼說,多爾袞還有十多萬大軍,還佔着朝廷的名義,是明顯佔據優勢的一方,他沒道理搞個三王理政,他一個人在決議上怎麼對抗豪格和濟爾哈朗呢?
濟爾哈朗一陣沉默,半響後道:「本王對此也存在疑慮,這確實不像多爾袞會做出的事情,不過不管多爾袞是什麼打算,眼下大清國確實處於危機之中,而我們不與多爾袞聯合,大清在關內敗亡便是遲早的事情。若是多爾袞敗了,以我們的實力,恐怕難以抗衡西魏。」
豪格沉默了,據得到的消息來看,多爾袞這次輸得很慘,大清的家底都快葬送完了。
如果豪格和濟爾哈朗不幫他,那他肯定支持不了多長時間,下次必定被西魏一戰帶走。
豪格猶豫了一會兒,「如果我們同意,多爾袞希望我們做什麼?」
濟爾哈朗道:「朝廷現在對統一中原,已經不抱什麼希望,甚至想要退出關外。多爾袞的要求是,讓我們做好迎接大清撤回關外的準備,另外要求我們增兵錦州一線,防備西魏斬斷關內和遼地的聯繫。」
豪格聞語臉上笑了,「這麼說來,同意多爾袞的條件,即便三王理政不作數,對我們也並沒有什麼損失。」
濟爾哈朗點了點,「如果大清真的敗出關內,我們不可能不接應,同意確實沒有什麼損失。而且同意之後,我們還可以藉機向多爾滾提條件。」
豪格眉頭一挑,「昂邦阿瑪有什麼主意?」
「朝廷既然有撤出關內的意思,那我們不如答應要求,然後讓多爾袞遷徒一些人口,分配一些漢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