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禁讓他發愁起來。
「陳閣部!」這時一個聲音,忽然從書房外傳來。
陳子龍抬頭一看,卻是堵胤錫站在了門口,身後還跟着蘇觀生。陳子龍見了,不禁放下毛筆,站了起來,拱手迎道:「兩位閣部外出巡視,這麼快就回來了。」
堵胤錫揮手道:「看了一圈,同各縣上報的情況差不多,收成都會有減產。」
陳子龍伸手讓兩人坐下,蘇觀生坐定後,開口道:「大樽公啊!看來朝廷要做早做準備,應各縣的請求適當減免田賦,不然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
陳子龍聽後一臉為難,他坐回來捋了捋鬍鬚,「戰事最耗錢財,戶部已經欠下不少借款,正指望今歲兩季賦稅先還一筆,再行借貸。如果減稅的話,戶部壓力很大啊!」
堵胤錫聽他這麼說,不禁皺了下眉頭,然後開口道:「那就多征商稅,特別是錢莊也要納稅。」
「這個~」陳子龍卻不敢接話。
明朝社會迅速變革,出現許多新的行業,稅賦制度並不完善。一般而言,朝廷只徵收實物稅和物品稅,就是生產多少布,多少茶葉,交多少稅,對於錢莊這種錢生錢的金融行業,卻還並沒有形成規範,以至於這些行業野蠻生長,飛速的壯大。
要征這個稅,得罪的人可不少,蘇觀生知道這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定下來的,他見陳子龍不好接話,也不為難,遂即轉移話題道:「關中那邊有消息沒有,現在到底什麼情況,能打下長安麼?」
陳子龍聞聲,轉過頭來,搖了搖頭,「前段日子的軍報說橫衝、忠勇兩鎮被圍在臨潼,監國已經發大兵前去救援,現在應該正值大戰,可具體什麼結果,我也不知道。」
堵胤錫與蘇觀生一聽這話,不禁有些坐立不安。這段時間兩人沒有在洛陽,而是在外巡視地方,所以並不知道關中的具體消息,只知道已經拿下潼關,大軍沖入了關中。
兩人原來以為形勢一片大好,卻不想聽到兩鎮精兵被圍的消息,臉上不禁都有些不淡定了。
「伐金之戰已經打了大半年,規模實在龐大,可千萬不能有什麼失誤啊!」蘇觀生不禁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來回走動幾步,停下來說道:「這次我與堵閣部巡視地方,戰事早傷了百姓的元氣,這要是萬一有個閃失,怕會出大問題。」
對於這場大戰,金國撐不了多久,明朝底子厚,能耗一些,但畢竟五十餘萬大軍,數以百萬的民夫,家底再厚,時間久了也會吃空。眼下耗費了那麼多,要是出了問題,那真是不敢想像會有什麼後果。
堵胤錫皺眉道:「戰陣之事,還是要謹慎些為好。如果監國沒有太大的把握,不如見好就收,先割金國幾塊地,以後尋機會再打,不用這麼急於求成。以我朝國力,徐徐圖之也不難,難道還怕金國做大不成。」
堵胤錫對於王彥一直心存警惕,他是親眼看着王彥這個人一點點的改變,逐漸變成現在這樣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作為傳統的文人士大夫,他心中始終有根弦緊繃着,就是要制衡王彥。不管是對皇帝,還是對王彥,監視主上,讓他不要犯錯誤,都是一個文臣該有的責任。
陳子龍對於戰事,同樣也存在擔心,金國畢竟有十多年的根基,並不好對付。王彥想要一戰滅國,之前情況好,下面的人沒有理由反對,可是收到兩鎮兵馬被圍臨潼的消息後,官員們便不可能不擔心,不懷疑能否一戰滅了金國。
不過眼下,着急也沒有什麼用,他們在後方又使不上勁,陳子龍寬慰道:「兩位閣部稍安勿躁,前面已經開打,不可能停下來。現在我們急也沒用,只能做好本職,保持關中的糧草、物資供應,然後等待消息。」
他這話說的有理,堵胤錫與蘇觀生只能暫時安靜,而正在這時,主管兵事的陳邦彥卻風風火火的走進來,他一看堵胤錫和蘇觀生也在,不禁微微一愣,但是遂即滿臉笑容的對幾人道:「幾位都在,那正好一起看看關中送來的捷報。」
(感謝青春歲月那條河的1000,飯_太硬,書友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