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一分為三,甚至是一分為五的話,朕敢說,不到三年,遼地的藩王國必亡,全部滅亡,寧國也難免覆滅之危險。」
「這……」
吳基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只是,他認為一個強大的遼國,始終是不符合大吳的實際利益的。
慶忌在世還好,一旦慶忌駕崩了,誰還管得住遼國、塞國?
值得一提的是,遼王吳章和塞王吳繁都還在西方屯兵。
這兩個人手底下估計還有幾十萬人的軍團,異族大軍。
倘若慶忌突然駕崩,這兩個人又率兵殺回來奪位,剛剛繼承大統的太子恆,能擋得住嗎?
吳基咬了咬牙,硬着頭皮道:「皇祖父,您不能把這樣的爛攤子,留給父親,留給孫兒。」
「如果皇祖父你有生之年都不能解決的事情,父親以及孫兒,就更不可能解決了。」
慶忌笑了笑,拍了拍吳基的肩膀,語重心長的道:「基兒,你要相信朕,也要相信你的父親。」
「等一個合適的時機,朕就會削藩了。」
「朕這一代,可能不適合削藩,但是到你這一代,削藩是可以的。」
「至於用什麼樣的手段,以後你就會知道了。」
事已至此,慶忌還賣了一個關子,這讓吳基深感無語。
吳基立志要成為像慶忌一樣偉大的千古一帝。
所以,他是不會放棄這些藩王國的。
他想更進一步,打出比自己皇祖父更為龐大的疆域,繼往開來。
……
慶忌的出巡隊伍離開遼國都城高平之後,又一路東行,走過鴨綠江大橋,直接進入了寧國的地界。
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慶忌很是感慨。
「吳鴻,若不是朕知道這是寧國治下,朕還以為這是在我大吳本土的地方。」
「這一切,都跟你的教化之功,治理之功分不開關係啊。」
「父皇謬讚了。」
吳鴻還是表現得非常謙遜。
得益於吳鴻的治理,寧國成了一個富庶的國家。
話說回來,在大吳的諸藩王國當中,寧國原本就是有着底子的,早就是一個開化的國家了。
寧國的前身,是箕子朝鮮,而箕子朝鮮是商朝末代君主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建立起來的國家。
箕子東走並一蹴而就,也非孑身一人,而是分階段並且帶去了一個箕族集團。
殷民從之者五千人!
箕子入朝鮮半島不僅傳去了先進的文化,先進的農耕、養蠶、紡織技術,還帶入了大量的青銅器,另外還制定了「犯禁八條」這樣的法律條文。
經過六百餘年的發展,箕子朝鮮早就進入了青銅器時代,有了一定程度的文明。
吳鴻率兵進入箕子朝鮮,順利建立寧國之後,也是勵精圖治,使寧國政教大行,寧人知書達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不少吳人、遼人甚至還慕名而來,直接在寧國定居了。
孔子的理想國度,莫過於吳鴻治下的寧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