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料黃雨婷卻很堅決的搖了搖頭,對徐雲道:
「酒店就算了,徐博士,我們就走高速去基地吧——對了徐博士,如果你感覺撐不住的話,我和小林可以先出發.」
徐雲連忙擺了擺手,飛快的否認道:
「黃教授,我倒沒什麼問題,我這年紀熬夜可是常態,接機這事兒算不了啥。」
「如果您現在就想動身的話魏師傅,那咱們就出發吧。」
徐雲口中的魏師傅是個四十歲出頭的中年人,叫做魏思明,是個從更西邊退伍的軍人,老家魯東省,看起來可靠而又幹練。
聽到徐雲出發的指示。
魏思明爽快的說了聲好嘞,便啟動了車子。
一路無話。
過了五個多小時。
魏思明車子安然抵達了西昌發射基地。
在經過檢查後。
徐雲先帶着黃雨婷和林辰去了位於後勤部的招待所,協助二人安頓好行李再墊了點食物,便被黃雨婷火急火燎的拉去了實驗室。
上輩子是西昌發射基地發射架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平日裏執行的主要是發射任務,常用研發端其實在科工委和航天局,距離西昌足足有上千公里。
不過這不代表基地自身沒有研發能力。
實際上由於歷史原因,幾乎所有三線官方機構都具備獨立的科研能力。
比如西昌發射基地的三號樓。
這處看似普普通通、和某隻很沒有貓德的小貓咪同名的建築二層內,便擁有着與其外表截然不同的高精尖設備:
抗振動、抗過載的元器件模組、軸向逃逸傳感器、量熱儀、調節器,一台正在嗡嗡作響的超算。
甚至在建築的三層,還有一個小型酸鹼庫。
根據葛同友此前對徐雲的介紹。
在極端情況下。
這處實驗室有能力在四個小時內組裝出一顆臨時性的通訊衛星,六個小時發射上天。
當徐雲和黃雨婷來到建築二層的時候,實驗室內顯得熱鬧異常,絲毫看不出此時已然是凌晨四點:
「一號位預備,一號位預備,這次爭取把傾角壓在0.005°以內!」
「b組注意,b組注意,你們的算式出了問題,右邊不對等,再校正一下!」
「設計結構的專家不是說在路上了嗎?怎麼還沒到?」
「老馬,你的程序還要多久能寫好?」
「快了快了,馬上完成!」
「最後五分鐘了,你趕得上嗎?」
「放心吧老大,我平時寫小說的,天天卡着最後五分鐘更新呢!」
面對有些嘈雜的實驗室,饒是徐雲也被嚇了一小跳。
這處實驗室內忙碌的員工年紀普遍在三十到五十之間,沒有當初老院士團那般的『悲壯』,
但這種嘰嘰喳喳的交流聲確實有些超出徐雲的認知。
他接觸過的項目研發環境普遍都很安靜,畢竟需要記錄和分析數據嘛,太吵的話肯定會影響效率。
因此大多數研發團隊無論在慶功宴或者項目外有多活躍,項目進行期間一般都是很安靜的。
項目進行時候的氛圍,通常跟三體電視劇的背景色調差不多,就差有人在背後拉小提琴了。
結果沒想到。
西昌基地的這些同行倒是別具一格,硬生生把實驗室搞成了菜市場,嗓門一個比一個大。
就在徐雲和黃雨婷有些發愣之際。
位於他們右手邊的葛同友恰好瞥見了他們的身影。
只見他與身邊的成員低聲說了些什麼,便快步趕到了二人身邊,先對徐雲點了點頭:
「小徐,你回來了。」
接着他又看向了黃雨婷,臉上浮現出了一絲感慨,主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