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皋想怎麼辦就來吧,陸錚反正不會主動離京,他還得安安心心的讀書,準備三年後的大考呢!
……
吏部侍郎陳至謙給皇上上摺子,訴苦稱河南、隴右等行省官員出缺之後,人選難以擬定,懇請聖裁。
本來這樣的摺子很普通,當今朝廷,派系林立,一旦要往下派遣官員,各派系都希望能用上自己的人。
按照正常的規定,但凡是有官員下方,或者吏部成批官員下去到地方補缺,一般而言,皇上都會親自過問,吏部擬定了名單之後,皇上過目聖裁,人事任命便算是最終敲定。
奈何當今的大康朝,歆德帝已經多年不理朝政,朝廷大小事務都是有宰相來處理,戴皋是首輔大臣,權柄基本都在他的手上。
而陳至謙又恰恰是戴皋的人,滿朝上下,誰不知道陳至謙是戴皋的狗腿子?陳至謙在這個時候上這樣一封摺子,其意圖是要幹什麼?
太子一襲,秦王、齊王等都非常的緊張,尤其是太子,歆德帝不理朝政,太子是儲君,其手中的權柄比秦王和齊王都要大很多。
這幾年,太子苦心經營,不僅在朝堂上進行了佈局,而且在地方上也伸出了不少的觸角,每一次地方官員出缺,太子一系的人都佔多數。而現在,陳至謙忽然來了這一手,他的意圖是什麼?
摺子送到了西苑,被皇上留中,陳至謙再上密折,密折的內容不為人所知。然而幾天之後,吏部本來擬定的補缺人選出現了重大的變化,極大勢力原來擬定的人選幾乎都被淘汰,新一批擬定的補缺人選,忽然全是新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京城立刻把這件事當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在京城前門外,一名在京城賦閒了十年的舉人,這一次得補到江南某三等縣擔任知縣,當天晚上,這老兄酩酊大醉之後,竟然高興得手舞足蹈,迅速被傳為京城的笑話。
而有心人還在這份名單中看到了熟悉的名字,這個名字赫然是江南才子陸錚,陸錚被吏部選中,擬定選派到隴右沙田縣擔任縣丞。
陸錚的名字夾在密密麻麻的人名中,十分的不顯眼,可是當這個名字被有心人個挖掘出來之後,立刻引起京城一片喧譁。
陸錚剛剛考中解元,年方十八歲,還年輕得很呢,這個年紀竟然就要下到地方為官麼?
按照一般來說,得中進士之後,才由吏部來安排補缺,陸錚不過是個舉人,如何就能得到這等待遇?
莫非這是朝廷對陸錚的特別恩賜?很顯然,所有人都不會這麼認為,一般而言,中得進士之後,前面的進士直接進翰林院,入翰林的進士才是人上人,才有資格角逐朝廷的高位。
陸錚是江南解元,提前進京讀書肯定是衝着翰林而去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吏部忽然給陸錚派了差事,而去是去遙遠的隴右任職,這背後的原委是很耐人尋味的
!
戴皋終究還是不會放過陸錚啊,他選擇了一種很溫和的方式,將陸錚發配到邊疆去,以此來葬送他一輩子的前途,不得不說,這樣的手段戴皋運用起來很輕鬆自如。
戴皋為了一個陸錚,將所有的名單都換了,讓京城各方勢力的怒火都衝着陸錚去,不得不說,這一手給陸錚拉了不少的仇恨。
撇開派系的因素不算,單單那些翹首以盼,希望能得到官位的進士舉人,他們因為陸錚而丟官,僅此一點,陸錚就必然遭人嫉恨。
這樣一份名單很快遞交給了中樞,中樞票擬,而後到了西苑有了批紅,這件事就這麼定了,萬事俱備,只待旨意下來,陸錚離開京城就成了定局。
京城陸家,陸倫匆匆從鴻臚寺回府,陸府之上已經有了不少的人,聶永第一時間趕過來了,見到陸倫,他便捶胸頓足的道:
「陸倫兄,你勸勸陸錚吧。都到了這個時候了,他還在犟着較勁呢!他倘若真去了隴右,這一輩子就要毀了……」
聶永扯着嗓子,聲音陡然拔高,道:「他這是步我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