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必然受到孫可望的影響。
這個消息,促使了高義歡下定決心,不再將案情擴大,而恰巧着時,高義歡之侄李虎,不堪彈劾,於家中自殺。
李虎曾被明軍俘獲,關押多年,魏軍攻下南京後,才被解救出來。
他身上其實沒有什麼劣跡,不過有這東林基因的南黨,捕風捉影的功夫,可以說相當厲害,製造各種黑材料,說他被俘期間出賣大魏,還編了各種無中生有的事情。
李虎不堪壓力,選擇了自盡,這讓高義歡知道,運動確實擴大化,開始傷及無辜了。
這種運動一旦擴大,很難剎住車,必然傷及國本,明初朱元璋幾大案,死了十多萬人,太平天國的天京事變,也波及了好幾萬人,後來的就更加別提了。
高義歡立刻下旨,調查此事,並斥責黃宗羲掌管諫台後,縱容手下污衊大朝廷大員,令李岩整肅朝野,嚴禁污衊,並追究責任。
文風奏事,是皇帝掌握大臣的一個手段,能監督大臣幹活,少犯錯誤,原意是督察監督。
可是,當一些沒有節操的言官結黨後,督察監督的作用逐漸變小,反而成為了黨同伐異的手段。
反正聞風奏事,不需要提供依據,變能捏造各種事情,捕風捉影的攻擊對手,將對手搞臭。
明代中後期,這種風氣逐漸盛行,言官說話反正不用負責任,他們不僅攻擊異己,還對朝廷國策,前線將領隨意批評,指手畫腳,影響國家大事,他們心中無一策,卻誰上罵誰,許多大事都壞在他們的嘴上。
高義歡斥責黃宗羲,嚴禁污衊,並追究責任,令諫台頓時失聲。
黃宗羲連忙上書請罪,表示會好好管理諫台,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皇帝也就做個樣子。
畢竟在黃宗羲看來,這些事情其實都是皇帝默許和支持的,他這麼做也是順從皇帝的心意。
可是,李虎之死,卻激怒了不少勛貴,他們本不敢說話,見皇帝斥責黃宗羲,頓時紛紛上書彈劾,發起了反擊。
(本章完)